首页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金台区图书馆开展电影分析课程

2016-06-04 金台区支中心

你为什么要做精英?

今天,你要怎么做才能成为精英?

题记:

每周固定的电影放映已坚持了一年多,深受广大家长和小读者的欢迎。但在观影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家长孩子只是简单地把电影做为一项文化娱乐,并没有认识到电影的真正价值。为此,我们特别邀请秦岭书院的刘兆玲老师讲解电影《2012世界末日》,为大家讲授一种全新的电影欣赏方式。通过电影讲解,培养孩子们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潜移默化中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思维导图:

1、什么是科学精神?拥有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家?

2、被安排的人生是什么样子?我们怎样才能安排自己的人生?

3、如何才能获得尊重?荣誉是谁给我们的?

4、是这个世界需要我们?还是我们需要这个世界?

5、查理是精英吗?作家是精英吗?

6、电影中塑造了中国人怎样的形象?

7、我们在当下这个年龄,8-10岁,如何做精英?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通过梳理这些问题,引导孩子们学习站在精英的角度看世界。让每个人从内心发出这样的疑问,如果真的世界末日来临,我们能做什么?我们今天能做什么?


 

电影开篇是一个玛雅人的预言:九大行星连成一线,地球将面临毁灭。印度籍地质学家来到地球上最深的矿井,发现数据显示异常,地核在加速升温。这推翻了地质学家原来预计的危机爆发的时间,地球正在加速变热,地球危机提前来临,人类在地球的日子屈指可数。

   科学家本着严谨的态度,马上报告总统之前预测的时间错误。总统在反复确认地球危机的最后时间后,决定在召开的G8峰会上向与会的8国元首告知最新消息,联合抵抗危机。

刘老师把电影停下来,问:什么是科学家的品质?如何解释科学精神?

在座的家长、孩子显然还不习惯这种方式,也很少思考这类问题。

刘老师:科学science是提出假设-找到证据-得出结论,假说-验证-结果,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到真理,不停的在假说-结论之间找到证据。为了追求真理不能顾忌自己的面子、权威,人类的认知就是在一代一代科学家的研究中发展进步。电影中的地质学家开始的结论是错的,在他反复计算,实地考察后,他认识到自己之前的计算错误。他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修正自己的错误,找到总统当面陈清,这是需要勇气的,这个勇气不是谁都有的。我们要学习地质学家的科学精神,把探索真理看成自己的使命,对生命的珍视、对真理的坚持要高于面子,高于名声,这才是科学精神,才是科学家应有的品质。

   电影继续进行,市长在媒体公开演讲:地震已经得到控制,这只是地球的整容手术。类似的安全言论一直是大众媒体的论调。

刘老师: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政府言论?即使是在开放程度非常高的美国,政府也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他们代表利益集团的声音。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就要有敏锐的收集信息、总结信息、做出预测的能力。就像电影中的作家一样,作家不相信政府的言论,他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因为他写科普小说,还与当今的知名地理学者有过很深入的交往,在自己的领域研究过地球。在黄石公园遇到衣衫不整的查理并没有以貌取人,而是对查理所指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得出地球正在毁灭的结论,并立刻付诸行动:拯救自己和家人。他没有相信普罗大众的媒体言论而是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消极的等待而是选择自己拯救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在危机中生存,等待是没有任何好结果的,只有依靠自己才能一步一步走出危机登上方舟。

我们的人生也需要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坚持,不能人云亦云!否则,你的人生就跟大多数人一样,在自然危机面前等待死亡。

   电影继续,作家把孩子送回到妻子家(作家已经离婚,两个孩子由妻子及继父监管),刚刚在超市经历了地裂的妻子没有任何警觉,正常安排孩子上补习学校,而此时作家已在机场租了一架飞机,准备逃离城市。妻子还在数落作家做事不靠谱,这次又想干什么?直到家里发生了地震,才同意离开家上飞机。飞机驾驶员在地震中身亡,孩子继父——整形科医生,学过一点开飞机的技术,临危受命,飞机在一片坍塌的废墟中起飞去寻找查理和地图,以找到离开地球的方舟。

刘老师:作家的孩子,开始非常看不起自己的父亲,随着剧情发展,孩子爱上了自己的父亲,这种转化如何发生的?

孩子们都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刘老师:大家总结的很好!父亲不是用言语而是用行动来证明对儿女的爱。在危机面前放下与家人隔阂,不顾自己的安危,帮助家人共度危机。这种勇敢,责任,力量,赢得了孩子、妻子的爱与尊重。我们学习、做事也是在用行动为自己赢得荣誉。就像我们每天餐前的至上词,庸人与精英不是光在嘴巴上说说,而是严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做出来的。孩子们听到老师的这些话,脸上有了坚毅的表情。

刘老师:什么人能够知道关于方舟的消息?什么人才能上船?你想上船么?

孩子们回答时较之前已经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

刘老师:在这个地球上,只有8个国家的首脑最先知道消息。即便这8个国家,老百姓知道这个消息么?对,不知道!因为消息被严密封锁,为什么?因为会引起恐慌,像查理说的,股市boom,政府boom,人们boom,经济崩溃了。普通人知道这件事情只会恐慌,没有任何办法解决。这时,真正能够知道地球危机的就只有三种人,这些人就是地球的精英人士:

第一,政客,地球大国的政客。这部电影描述有46个国家的政客上船,而全球有200多个国家,其它100多个弱小的国家不具备这个资格。只有有实力的大国才能组织逃离这场灾难,为人类保留火种。

第二,科学家,掌握最前沿科学技术的科学家。能够帮助大家找到更好的居住地,引领人类开创新的辉煌。

第三,巨富商人,如阿拉伯王子,俄罗斯商人。他们掌握了地球上80%以上的财富,他们的赚钱能力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只有依靠他们的财富才能让方舟的建造变成现实。

在2016年罗辑思维“跨年演讲”中罗振宇说过这样一句话,合法的赚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尊严的活法。财富是这个世界上衡量人的智慧、才能、人格标准的一个相对客观的尺子。中国历来有轻视商业的道德标准,似乎商人都是为富不仁。但在当今的社会,都是有胆识、有思想、能坚持、肯付出、有担当的人在掌管着社会上的财富,个人财富聚焦的能力就是这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刘老师问:各位同学,请问在危机发生时,你们能被邀请上船吗?你们是以上的三种人中的一种么?小柏,你能上船么?

小柏:老师,我不能上船。

 刘老师:为什么你不能上船?

小柏:我不是精英。

刘老师:你今天不是,将来会是么?你今天为你的将来储备了什么?”小柏等同学陷入了沉思,没有人能代替他们思考,唯有他们自己思考的答案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同学们陷入了对未来的思考,对未来的担心,对未来的一种负责任的担当中。

刘老师:今天你们的年龄还小,8岁,9岁,10岁,未来看似很远,但是,如果你今天不为明天做准备,你的明天与电影中的大众不会有区别,你的未来掌握在政府,市长,媒体手中,他们的言论影响着你,你的思维被禁锢在利益集团手中。那么,当下要做什么事情才能帮助你走在成为精英的路上?能够上船摆脱危机?

同学们各抒己见:“练功”、“学英语”“不知道”、“做事”。

刘老师:大家说的都对。最关键的就是每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每天比前一天有进步,每天比前一天对自己更满意!只有努力后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才能对自己更满意,这样才是经营者、精英。

精英可以这么接地气的解释,孩子们可以轻松地从自己身上找到努力的方向,愿意更加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电影继续,作家一家人把飞机开到黄石公园,去找查理,寻找地图的下落。


刘老师:查理是什么样的人?他是精英么?精英应该有什么特质?”

同学们一开始都不喜欢这个邋遢的大胡子男人,不相信他说的话,不愿意接受他,刘老师开始分析:

第一,他对地球危机的判断是否正确?正确。

第二,他是否相信政府的一套言论?不相信,他有自己独立的判断,独立的研究,经过科学精密的计算,算出黄石公园是地球危机首发地,他是个严谨的科学家,有科学探索精神。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来佐证他的研究。

第三,他坚持不懈的对外发布广播,制作flash动画,认为民众有知情权。他还敏锐的发现,所有想把地球危机公布于众的人,都死于非命。但是,他依勇敢坚持,24小时实时直播,给大家带来最新的消息。

第四,他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作家想选择逃生他就给作家地图,他自己选择与地球同死,就勇敢的面对:欣赏地球的绚烂能量。

通过以上分析,查理是一个具有精英特质的人,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从头脑中分析,得出一个结论。

刘老师:在2012电影出现了几个关于中国人的事件,反映出西方人眼里中国人什么特点?

这个问题孩子们似乎从未考虑过。

刘老师引导大家分析:第一,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技术力量强,工程浩大的方舟唯有放在中国才能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做好。那是几年前的事了,现在的世界形式又是什么呢?华为掌舵人任正非新近做出的预判是: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智能社会,深度和广度还想象不到。智能社会不是以一般劳动力为中心的社会,没有文化不能驾驭。若这个时期同时发生大规模雇佣“智能机器人”,两极分化会更严重。西方制造业重回低成本,产业将转移回西方,中国将空心化,不再在制造业上有优势。而未来什么最重要?是有创造力的人!我们在坐的各位同学,20年后就是你们的时代,你们为这样一个智能世界准备好了么?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还有用么?我们需要拥有什么能力才能不被这个世界抛弃?有人推测,机器人必将取代人类。论智力,人类赶不上机器人,与机器人下围棋,人类输了;论体力,人类比不上机器人,就是挖煤都赶不上机器人。那么,你靠什么生存在这个世界?

同学们的表情难得的严肃。一节电影课给大家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一个问题的开启,带领、示范孩子们如何思考?

第二,中国人崇尚吃。危机中大家匆匆搬离家园,奶奶却要求孙子:吃了饭再走。可以想见我们中国人是多么看重吃,人生目的就是吃。却从未思考过吃是为了活着还是活着是为了吃?这是一个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有钱人吃10万元一碗的鱼翅汤,没有钱的人吃10元一碗的鸡蛋汤。鱼翅所含有的营养与一个鸡蛋的营养差不多,这都是为了炫富而吃。我们应该把人生的目标定睛在哪里呢?吃什么、喝什么,不过是为了维持人的生理需要,我们更大的追求在于每天努力做好自己:努力运动,努力学习,为这个世界留下长久的遗产。老子,耶稣,在世上不过几十年,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学习他们的思想。谁知道自己父母的名字?(都举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大多数举手)他们的父母的名字呢?(有个别家长举手)再往上一辈呢?(无人举手)。和你们有血缘关系的人,你们都没有印象,到底留给家人什么?到底什么是最有价值的?孩子们显然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深入思考,都不知道。只有拥有深遂的思想,高贵的品性,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的人才有传承的价值。在做的同学是否相信,比尔盖茨的子子孙孙都应该知道自己的家族中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这就是人存在的一个价值。

第三,中国人不讲规则讲关系。作家一家人没有登上方舟的门票,但是依靠在方舟上工作的中国人和他的奶奶说情,他们不合法地进入方舟动物区。结果导致几万人不能登船,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走后门”在现实生活中不胜枚举,都是因为中国长期处于黄色思维中,(关于黄色思维详见我的另一篇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e1241ed0102x7bq.html)。人与人之间亲情胜过规则,社会按照各种关系划分为不同的小群体。随着时间推移,中国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不再是“关系为王”而是“内容为王”,每个人只要有本事就可以通过电脑、互联网、微信等众多的平台进入到社会中。所以,现在社会更看重的是有本事,有能力的人。

“做个有本事的人,才是应对危机最好的办法,是这样吗?”

“是”孩子们的回答响亮而干脆!

...... ......

电影课进行了5个多小时,无论对家长还是孩子的体力都是一个考验,但整个过程中大家一直都被电影情节和刘老师的讲解深深吸引,结束时已经下午1点半了,大家似乎已经忘记了饥饿,还在意犹未尽地谈论着。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选取部分内容记录。


一部电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学生们所处的不同的阶段、不同情况开展学习。用电影课来进行价值观教育,比单纯的课堂说教生动得多,有效得多。这也证明教育的确无处不在。孩子们通过对《2012》这部电影的讲解,设身处地的把自己置于电影中,随着情节的展开,自己也感同身受:唯有把握当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成为精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也是电影课的魅力所在。